這是我在2003年在上海開的第一個論壇(見下面的PPT),當時的主題叫做“共享成果,促成合作”,整個活動是張錦榮總經理授權給我,由我策劃和組織的,印象最深的就是主題——“共享成果、促進合作”。當時,全國“人民”對勞務派遣還沒有什么概念,全國有多少人在做這個業務也不太清楚,當時,我們承接了招商銀行信用卡的全國派遣業務,由我分管,需要在全國多地找到服務伙伴,建立不同于FESCO體系的全國合作組織和機制。當時除了認識深圳、北京、廣州的幾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外,在各地沒有認識了同行了,怎么辦?我們想到了召開一個全國性行業會議的辦法,并在《中國勞動保障報》上刊登了會議廣告,最后來了60多人,超過我們的想象。
參加這次會議的主辦方,有四個到了今年的“高峰論壇”,他們是范本鶴(當時我們公司的董事長、領導兼任企業的職務)、朱慶陽、張錦榮和本人。
當年我們都還很年輕,當然勞務派遣服務也很多幼稚
今年的“高峰論壇”,我們又定位為“共享”,當然內涵已經不一樣了。今天,我也圍繞“共享”來展開我的分享,主要是針對全國性社保代理服務或跨地區勞務派遣引發的思考。今天的“共享”,分為4個方面,我的PPT內容有點多,我只能簡單過一下。
我們跨地區人才服務的痛點有很多,包括找人問題、服務問題,服務問題有服務質量問題、服務配套問題,我們過去收費很貴。還有管理問題,這里重點的是社保問題,社保是否繳,我們不知道,我們委托到你的下一家供應商,社保交了沒,你不知道,你怎么核?我知道大的公司委托到一個小的公司,可能下一家會偷吃上一家的社保,因為你不知道他交了沒有,交對了沒有。有的時候一查,發現有的員工社保兩三年沒交。還有出差成本高,資料找不到,這一系列的問題,都在引發我們考慮有沒有共享經濟的問題。還有政策問題、培訓問題等等。
我們的社保是在一地簽約在全國各地服務,我們是一站式承包,還是把你的業務分模塊打出去?你是全程服務還是分工服務?還有我們的手續、政策咨詢,現在大部分都是做一些手續服務,很多人沒有做到政策服務?,F在外籍員工也可以辦社保,你要給他辦社保,也有很多手續問題,這些都可以延伸出來做。我們的專業性在哪里?我們怎么能夠讓你的員工信任你的東西?還有線上分單與線下服務的問題,這些我們怎么來連接。
跨地區勞務派遣服務的類型很多,我這里劃了幾張圖,用這些圖來表達這些不同的情形。不同類型的跨地區勞務派遣,勞動關系和社會保險怎么建立,有點復雜,今天時間短,這里不展開講了,有機會給大家再討論。
勞務派遣社保代理還有一個許可的問題,我們的社會保險是一個有政策性的東西,誰可以做社保?我們發現按照《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第19條規定,用工單位可以代理我們勞務派遣公司做。還有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社保繳納享受問題,你繳納之后,你的工傷怎么理賠?你補繳要勞動合同,工傷理賠要合同,認定要合同。勞動和社保什么時候能夠脫鉤,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我們的社會保險能變成O2O,一定要解決政策上的瓶頸。所以為什么我上午的課請了張波來講,我發現我們這個行業需要O2O,但是我們對O2O還沒有完全搞明白。
社會保險繳納和享受,什么時候和勞動合同脫鉤?這是我們社保代理最大的一個風險點和我們改變的方向。這是我們真正想成為O2O必然要走的路線。
就業地和社會保險政策的差異很大。如我就業在深圳,但是我社保買在哪里呢?我們同行有一個員工,他的就業地在蘇州,戶籍也在蘇州,公司在上海,他把社保買在上海,最后出現工傷以后,在上海的理賠比蘇州低,最后那個員工投訴,他說理賠太少,低于蘇州標準,我要求單位給他補償。所以這些問題就是講到體驗,不是簡單的服務體驗,還有政策導致的體驗,我們社會保險代理服務解決沒有?當然這里面可能要跟客戶把這些問題都列清楚,你要這樣買,可能有什么樣的風險,你要怎么解決。
政策模糊性與操作隨意性的問題,這是我們在政策上的問題,我們在建全國社保代理聯盟的時候,我們當時叫跨地區合作聯盟。最開始我說叫跨地區合作服務,后來把它上升為聯盟。我們一般都要找當地的勞動人事機構,他們能搞定關系,所以操作的隨意性很大。
社會保險代理服務,未來之路怎么走?
當前社保服務的憂,我們國內社會保險代理進入了一個黑鐵時代,進入了一個喜憂參半的、不如白菜價的市場競爭時代。在這種時代我們怎么生存?我把社保代理服務分為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過去在80塊錢以上是我們的黃金時代,到了現在,成本是下降了,但是也沒有服務了,因為9塊9,不可能提供服務。在這一年左右時間,我也接觸了很多做社保系統的公司。
黑鐵時代,社保服務成為“白菜價”,這是不應該。不能把社保當成簡單的O2O產品。為此,我專門電話請教O2O專家張波老師,溝通了大概半小時,我說我們社保代理到底是什么?他舉了他自己的例子,他把自己招聘員工的社保委托給了某人力資源服務公司,他認為,我們現在的社保服務,還不能算是O2O,或者現在還很難說是O2O,所以我斗膽預測,社保代理服務如果成功,應該不是簡單的O2O商業模式成功,應該是社保專業代理服務價值的成功。我們做社保代理,經常是繳不進去,享受不了,這跟簡單的生活服務O2O是完全不一樣的。
共享服務的發展歷程,我簡單把它分了1.0到4.0的4個版本,現在很多公司都在做探索。SaaS的技術應用方面,大家也講得很多了,我就不展開說了。
O2O的落地對我們來說,這個是非常難的過程,服務業的O2O第一種類型是數字交易,偏標準化的C2C,還有交易復雜系統。我認為我們的社保代理服務是用涉法專業類的復雜交易系統。這里面的服務都是屬于涉法的服務。
有人寫文章說,法律服務的O2O看起來并不是那么美,因為基因問題。我們去網上看,有人幫你專門定制O2O,這里還沒有一個專門做服務定制的O2O平臺。O2O的三個關鍵詞:營銷、交易、體驗。我們要先把體驗這個模塊做好。
社保代理的痛點有很多,從用人單位到個人都有問題,社保服務的O2O和商品服務的O2O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要與O2O為敵,我們要學習和研究。在去年底我為了備這個課,我買了好幾本O2O的書看,包括張波送了我三本書。我們一定要順勢而為。
人力資源能否搭上共享經濟的快車,這里有一些思考,它要更節約時間,人力資源服務業和社保代理,要真正成為O2O,我們的招聘、培訓、人事手續服務,還有我們的社保代理、薪酬、稅務,這幾塊怎么去搭?這是我們基礎人力資源服務里面的業務。我們現在已經搭了這樣的平臺,現在這個模型還在演變,以后我們怎么從B2B到C2C,假如社會保險能夠變成沒有跟勞動合同捆綁的,我們就可以從B端一直到C端。這個C端是我最先提出來的,我們有多少人代理個體戶或者專業人員的社保?這是O2O的一個發展方向。到最后我們可以作為一個社保保險專業的培訓體系,打造這個平臺,不管是給機構用還是給個人用。
總結一下,社保服務不能簡單地Uber化,一臺手機不能把錢交到社保局,更不能確定繳費是否成功。共享經濟下,在這些方向上的探索和努力:平臺建設及共享服務、服務能力共享、服務資源共享。
12年前我們講的是合作,今年我們開始講的是“聯動”,這是互聯網的思維。我們共同來描述更美好的未來,我們國家現在城市排到了六線,我先把五線以上城市做起來,把13億人連接上,聯動起來,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業一定會在全球占有最大的市場份額和展現最強的活力,我們這個產業就會非常有潛力,大家非常有希望,更多的風投會進來。
本站信息除標注為原創文章之外的皆來自互聯網,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如相關信息涉及到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Copyright © 2016-2022 12333bsb.com 伴社保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200297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