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繼偉部長撰寫的《中國經濟最大潛力在于改革》,發表在2016年第一期《求是》雜志,有關勞動、就業和社保的觀點摘要如下:
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2012年以來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連續下降,預計“十三五”時期繼續減少1000萬人以上,人口紅利逐步消減。人口老齡化加劇,2014年末老齡化率達到15%左右,高出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約5個百分點。用工短缺,勞動力成本逐漸上升,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貨幣工資年均增長13.2%,農民工工資年均增長13.5%,高于同期勞動生產率(按現價計算)年均增長11.1%的水平,勞動力成本增長已快于勞動生產率增長。
勞動力素質有待提高,高技能和創新人才不足。勞動合同法一些規定有待完善,加上戶籍制度的共同限制,影響了人口的自由流動,制約了農村富余勞動力到城鎮就業創業。
深化社保制度改革。加快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完善個人賬戶、堅持精算平衡為核心,建立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約束機制和更加透明易懂的收付制度,在此前提下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劃撥國有資本充實社?;?,加快發展補充養老保險,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增長機制,并與繳費貢獻密切掛鉤。改革醫療保險制度,建立合理分擔、可持續的醫?;I資機制,研究實行職工醫保退休人員繳費政策,建立與籌資水平相適應的醫保待遇調整機制,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改革醫保支付方式,整合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推進公立醫院去行政化改革,結合新型城鎮化,辦好鄉、村醫院,真正建立有序分級診療格局。
提高勞動力流動性和勞動力素質。加快戶籍制度改革,促進農業人口轉入非農部門,提高勞動生產率。適時調整完善勞動合同法,增強勞動力市場靈活性,促進勞動力在地區、行業、企業之間自由流動,完善勞資雙方公平決定勞動者報酬的機制。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等政策,提高勞動參與率。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強化企業、社會辦學作用,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勞動者技能培訓,提高勞動力素質。建立健全與受職業教育的勞動人才相適應的專業技術職稱評定制度,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本站信息除標注為原創文章之外的皆來自互聯網,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如相關信息涉及到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Copyright © 2016-2022 12333bsb.com 伴社保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20029713號